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 10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组织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李强希望企业家们坚持长远,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企业家肩负着引领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使命。笔者认为,企业家应该用长远的眼光考虑问题,用战略思维规划未来,坚守“持之以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稳定的增长点,长远地巩固自己的企业。另一方面,商家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坚定发展的信心。总体来看,我们的经济是分化的、向好的,未来是可期的。以最新的外贸数据为例,日本的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外部环境复杂,稳中求进。据海关统计,今年1-3月日本进出口商品贸易值为33.61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了解每一个细节。尽管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出台,我国经济面临外部压力,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展现强劲韧性和活力。此外,各部门将继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提前准备政策研究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投入。这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力量和创新活力,为实现全面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企业家必须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创新,打造创新长效机制,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公司是技术创新和新产能的重要推动者。然而,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生的。企业家要有战略眼光和毅力,把创新放在战略的中心位置通过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长期动力。措施之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增强。综合数据显示,2024年,各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ID)经费达28211.6亿元,即比上年增长8.8%。这些数据不仅表明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也表明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无极限。随着新兴产业的积极发展和消费进口的不断进步企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家要抓住机遇,积极开拓,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企业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制定行业发展标准。总之,从长远来看,这既是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形成自身竞争力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想要实现稳定长远发展,企业家必须坚定自信,用长远眼光看待挑战,用现实行动抓住机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为长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马长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