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科技日报讯(记者 王雨涵)近日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27届心血管年会上,启光AI-OCT大型模型正式公布,这是日本首个大型心血管AI-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模型。通过融合大规模AI模型和先进成像技术,依托高质量心血管数据库,显着提高OCT图像的分析效率和准确性,显着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业界认为这是实现精准血管介入手术(PCI)的重大进步。腔内成像技术,特别是OCT,已成为心血管疾病PCI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光活检”工具,因为它的应用广泛。10~20微米的超高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内斑块、支架粘连等微结构的性质。然而,其图像的判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较长的学习曲线限制了该技术在基层医院的采用。在这一领域,人工智能有望成为医生的“诊疗伴侣”,但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性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传播和利用。 “医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可靠性植根于数据质量和合规性。”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市动币科技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币科技数据”)总经理吴登胜表示:“很多模型AI过去都经历过幻觉和糟糕的决策,其基础训练数据混乱或与临床现实脱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动必科技与科技数据有限公司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专业心血管语料库——东壁心血管语料库。它系统整合了全球129种领先期刊、权威指南和临床数据,并经过严格验证,形成高质量的数据库。 2024年初,动币科技数据将与深圳市中科伟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提供高质量的深度数据集成的大规模AI-OCT模型和先进影像设备的研发。启光AI-OCT大模型攻克了诸多技术难关。不仅可以智能识别车牌、钙化分布、支架粘连等关键特征,还可以实时检索类似、循证案例数据,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 “系统误诊率低于人类医生平均水平深圳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朱锐表示:“这大大降低了OCT的使用门槛。”临床试验表明,AI-OCT系统在提高诊断一致性、减少判读时间、辅助制定手术策略等方面表现优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评价,AI-OCT实现了从“看图像”到“做方案”的跨越,真正帮助临床进入智能诊疗时代。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袁子仪表示,AI-OCT可以帮助医生更加系统、循证地监测冠心病 方式,并提供重要信息,特别是在复杂病变中。 AI-OCT的价值不仅仅是技术不仅在逻辑上取得进步,而且还旨在促进医疗资源的普及。 “我们很早就认识到,基层医院缺乏诊断能力,三级医院缺乏医疗资源。如何将顶尖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综合工具,是医疗公平的关键。”朱锐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人工智能将顶级医院的经验和精准诊疗能力转移到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