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贾莉 近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总量的40.3%,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专利持有国,占比60%。我国正在加快6G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近期,不少上市公司纷纷进军关键技术领域,频频宣布攻占通信技术巅峰。 “专利优势是中国在该领域持续投入的必然结果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中国在6G标准制定和未来产业化中拥有重要话语权。中国通信行业协会副会长韩巨科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专利取得丰硕成果的背后,是我们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和技术研究应用领域的前瞻性部署,推动了产业化整体加速。6G技术验证和产业化加速,我国不仅6G专利申请数量全球领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保持强劲势头。报告称,到2025年6月,日本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6.84亿户,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中国5G手机用户数量达到11.18亿户。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市场。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为6G技术的研发和未来商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G专利领先是我国从电信强国向通信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意味着我国在6G技术研发的早期阶段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优势,从标准制定到产业实施等各个环节都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中国物联网行业协会秘书长薄思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6G技术研发已进入重大推进时期,全球6G技术竞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国都在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根据 IMT-2030 促销集团规划,我国预计2025年完成6G愿景需求研究,2030年实现商用部署。同时,从产业化角度看,《报告》显示6G技术加速验证和产业化,全球首个6G内生智能通信系统已研发成功并论证。单从脑机接口来看,脑机接口技术正在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元,年增长率为18.8%。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高级工程师盛乐标分析道:“6G专利的领先地位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国家的先进设计、企业界的前期投入、5G建设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和产业生态,以及紧密结合的创新成果。”这一成果是产学研体系共同促成的。 6G正在加速从技术竞争走向技术进步。企业正在推动我国6G产业化的研发和创新,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产业链上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在6G技术领域取得进展。目前,产业链各参与者的6G研发主要集中在太赫兹通信、空地一体化、智能超表面三大方向。近日,中兴通讯在投资者互动信息平台透露,公司在6G领域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和突破。联觉计算、智能超材料和6G网络架构未来几年,6G将进入技术定义和审查的重要阶段。加强6G技术研究和创新。杭州光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表示,公司将紧跟电信运营商5G-A战略发展,努力收购5G-A相关业务,积极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6G的推出和应用做好技术储备和人才准备。广电测检集团有限公司代表表示,公司将加大对6G、NTN等通信领域验证和开发的投入。 (非地面网络技术)和卫星地面直连,加快建立产业化服务能力。北京科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透露,在6G领域,正在积极顺应6G航空、航天、陆地融合发展趋势。刘光义, 池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专家表示,中国移动已经开始设计6G网络架构,正在开展6G可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计划从2026年开始分阶段推进技术标准化和测试网建设,预计2020年左右实现商用,这是技术形成和标准制定的重要时期。 5G。它不仅是通信技术的进步,更是通信与感知、人工智能与算力网络的深度融合。要想在6G时代取得优势,中国需要继续克服基础材料、芯片设计、独特算法等方面的短板。”博西威认为:“6G最高速度将达到5G的100倍,时延将降低10倍,同时实现统一通信和无缝全球覆盖。这将催生全息通信、远程手术机器人、自治城市等新的应用场景,重塑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6G将与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塑造新社会。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产生带动各行业发展,中国在6G专利方面的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