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通讯员 王淑媛 11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进入一个月倒计时。同日,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宣布,海南自贸港关关作业综合培训和7×24小时热线作业正式启动。肩负高水平开放使命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从政策体系建设到基础设施发展、业务集聚加速、产业布局优化,已严重进入封关“提速”阶段。海南货运通关业务核心支撑软硬件条件已具备,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电子贸易港。 11月18日,海口海关关长高瑞峰在海关总署关于全海关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关闭运营后,将实行以“一线放开、二线管理、离岛自由”为主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海关将更加注重贸易自由便利和监管精准高效,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具备了封关行动所需的软硬件条件。”高瑞峰表示,国际旅行健康管理中心等4个关关支持项目已投入使用。 10个“二级口岸”获国家批准,监管设施及设备满足使用要求。智慧海关监管平台上线上线,功能齐全、运行流畅,满足关区封关作业的海关监管需求。此外,郭瑞丰先生还宣布海关监管体系已经完成。海关总署发布了5项政策、制度和公告。截至目前,海口海关已发布海关层面公告12个,制定内部操作规则文件13个。适应封关作业的海关监管体系已基本建立。 “关关操作测试培训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瑞峰表示,海关将联合海南省相关部门,组织海南省300多家企业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测试培训”,流程增值率测算围绕“一线、二线”通关、岛内配送、应急处置等业务场景,不断查漏补缺、改进完善,保障岛内关后“二线口岸”平稳运行。不少地区产业发展蓬勃,封关政策影响持续显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备受全球投资者关注。海南省商务局数据显示,1-9月,海南新设立外资企业1513家,比上年增长12.16%,实际利用外资183.68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关关行动为海南重点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政策红利精准投向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核心领域。高科技。中信证券认为,封关有利于加快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改善整体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将为当地旅游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财通证券认为,海南将建立零关税贸易渠道,同时加快打造新的文旅消费大餐。税制以开放贸易、低税率促增长,以加工增值零关税政策为先导,促进生物医药、海上风能、装备制造加工、数字内容处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商业航天发射、国际教育等重点领域快速发展。海南省开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世杰表示研究会认为,封关后海南几个重点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将从“风景观赏”向“国际度假目的地”转变,形成“旅游+消费+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现代服务业将走向“国际化、高水平”。跨境金融、国际会展、运输物流将进入爆发时代。